每到寒风凛冽的冬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痛苦似乎也随着气温的下降而加剧。关节肿痛、僵硬感频发,日常活动变得愈发艰难。那么,寒冷真的会加重类风湿吗?答案是肯定的。了解其中的原理,并掌握冬季保暖的关键细节,对类风湿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从医学角度来看,寒冷会使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速度减缓。对于类风湿患者而言,本身就存在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的关节炎症,血管收缩进一步减少了关节部位的血液供应,使得关节组织无法及时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炎症代谢产物也难以排出体外,从而加重关节的肿痛和僵硬症状。此外,寒冷还可能刺激神经末梢,提高疼痛感受器的敏感性,让患者对疼痛的感知更加强烈。
既然寒冷会加重类风湿症状,那么做好冬季保暖就成了类风湿患者缓解不适、控制病情的重要环节。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冬季保暖的 5 个关键细节。
一、注重头部保暖,守护健康 “源头”
头部是人体阳气汇聚之处,也是最容易散失热量的部位之一。中医认为 “头为诸阳之会”,若头部受寒,寒邪容易通过头部经络侵入体内,影响全身气血运行,进而加重类风湿症状。在寒冷的冬季,出门时一定要佩戴保暖性能良好的帽子,材质可以选择羊毛、绒布等,款式上推荐能包裹耳朵的雷锋帽或针织帽。晚上睡觉时,若室内温度较低,也可以戴上薄款的睡帽,避免夜间头部受凉。
二、护好颈部和肩部,避免关节 “受冻”
颈部连接着头部和躯干,是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肩部则是上肢活动的关键部位,这两个部位一旦受寒,不仅会引发颈部僵硬、肩部疼痛,还可能牵连到上肢关节,加重类风湿症状。可以准备一条厚实的围巾,既能抵御寒风对颈部的侵袭,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温暖肩部。对于肩部容易疼痛的患者,还可以选择使用肩部保暖护具,比如带有发热功能的护肩,为肩部提供持续的温暖呵护。
三、关注腰部保暖,稳固身体 “根本”
腰部是肾脏所在的位置,中医强调 “腰为肾之府”,肾脏的健康与全身的阳气密切相关。腰部受寒会导致肾阳受损,阳气不足,进而影响身体的温煦功能,使得关节症状加重。冬季可以选择穿高腰的保暖裤,将腰部完全包裹起来。也可以在腰部贴上暖宝宝,或使用艾灸的方式温暖腰部,促进腰部血液循环,增强肾脏功能,为身体提供更多的阳气。
四、重视手部和足部保暖,温暖从 “末梢” 开始
手部和足部处于身体的末端,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更容易受到寒冷的影响。类风湿患者的手部和足部关节往往是发病的 “重灾区”,做好这两个部位的保暖至关重要。可以准备一副保暖手套,在户外活动或做家务接触冷水时及时戴上。晚上睡觉前,用 40℃左右的热水泡脚 15 - 20 分钟,既能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又能缓解一天的疲劳。泡脚后,涂抹上保湿霜,并穿上棉质的厚袜子入睡,让双脚在温暖中度过整夜。
五、选择合适的衣物材质,全方位保暖
在冬季衣物的选择上,材质是关键。尽量避免穿着紧身、不透气的衣物,这类衣物会阻碍血液循环,不利于保暖。优先选择柔软、宽松、保暖性能好的材质,如羊毛、羽绒、棉质等。贴身衣物建议选择棉质的,吸湿性强,能保持皮肤干爽;外套可以选择羽绒服或羊毛大衣,保暖效果出众。此外,还可以选择具有保暖功能的内衣套装,这些内衣通常采用特殊的面料和工艺,能有效锁住身体散发的热量。
对于类风湿患者来说,寒冷的冬季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掌握这些保暖关键细节,做好全方位的保暖措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不要忘记定期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配合适当的运动和健康的饮食,共同对抗类风湿疾病,让这个冬天不再 “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