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人体的大关节较常见,比如膝关节,肘关节,若不及时医治,就不会不断扩散到全身,它的病症已经不在单一,而是表现在全身多个器官同时发生病变。可见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病变范围是局限的,但是后期确实全身性的。
我们普遍知道的是关节炎,并不知道它还能导致几乎所有内脏器官的受累。那么出现内脏损伤的主要是哪些部位?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1、肾脏表现:肾脏血管炎引起的多种肾小球肾炎和小管间质性肾炎及肾脏淀粉样变。
2、神经系统表现: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嵌压性周围神经病,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引起贫血、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梗阻等。
4、类风湿结节:占确诊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15%~25%,浅表结节好发于肘部、关节鹰嘴突、骶部,深部结节好发于内脏组织。
5、类风湿血管炎:可侵犯各种内脏器官的血管,引起相应的症状,表现在皮肤可出现严重的雷诺现象、指端坏死、末梢坏疽或溃疡,血栓形成或出血倾向。
6、心脏表现:类风湿心包炎约占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20%,还可有心内膜炎、心肌炎,但出现临床表现的不多。
7、呼吸系统表现:寰杓软骨关节炎引起上气道阻塞,胸膜炎,肺内类风湿结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肺间质纤维化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肺部受累的发生率高达47%,但临床上不一定有自觉症状。
可见,预防和治疗类风湿的重要就体现在这里了,局限的类风湿我们是可以控制治疗的,但是如果发展成全身性,会引起诸多器官衰竭,想治疗也力不从心了,所以希望大家认识到类风湿的严重。
免疫技术,是在GMP标准实验室内的无菌环境下,将具有高穿透性、高相溶性、高分化性、高识别性、小于1000道尔顿的活性肽类应用到“免疫复合物”临床治疗研究中,实现从血液入手,清除过剩的“免疫复合物”,断“病源”,再修复受损软骨,复原关节功能障碍,重塑自身免疫系统平衡防止反复的目的。历经数十余载,于2012年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活性物质能有效清除血液中这种过剩的、诱发风湿、类风湿疾病的“免疫复合物”,经过大量的反复临床验证,见效率在以上,并在《中华风湿免疫病指南会议》上将这一治疗过程命名为“免疫技术”,于2013年7月获得医学发明专利认证。